**今晚报报道**
北京时间昨天,世俱杯次轮第三比赛日的较量中,两支来自东亚的球队遭遇了令人扼腕的逆转。浦和红钻队在先拔头筹的情况下,最终以1比2不敌国际米兰队;而蔚山现代队则是在比赛中两度领先,但遗憾以2比4不敌弗鲁米嫩塞队,双双在世俱杯的舞台上提前一轮告别。虽然亚洲球队在高手如云的世俱杯中常常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但近年来,东亚俱乐部在世界足坛的地位不断下滑,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思。
本届世俱杯,亚洲的参赛名额由过去几届亚冠联赛的冠军所占据。蔚山现代队曾于2020赛季荣膺亚冠桂冠,而浦和红钻队则是2022赛季的冠军。然而,从球队的当前实力和身价来看,这两支队伍似乎难以代表亚洲俱乐部的最强实力。例如,蔚山现代队的身价排名倒数第二,浦和红钻队也仅排在倒数第四,这无疑暴露了东亚足球俱乐部的整体实力下滑。
回顾过去十年,东亚俱乐部共参与了6次世俱杯及洲际杯的比赛。尽管有广州恒大队、鹿岛鹿角队和浦和红钻队等亚冠冠军曾闯过首轮关,但胜利对象多以墨超对手为主。而至于东亚球队与南美俱乐部的较量,最近的一次胜利还要追溯到2016年鹿岛鹿角队在半决赛中战胜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的情况。此后,东亚队伍在面对巴甲和阿甲俱乐部时几乎未尝胜果,更不用说对抗实力强大的欧洲球队了。
随着日、韩两国旅欧球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国内俱乐部的整体竞争力与欧美俱乐部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这固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但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东亚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愈发疲软。这种现状在上赛季亚冠精英赛中已经初现端倪。新的赛制让东西方的对抗提前到四分之一决赛就展开,而在那届比赛中,仅有川崎前锋队一支东亚球队跻身四强。按照目前西亚“土豪”球队的投入趋势,下一届世俱杯上,东亚俱乐部可能面临的不再是如何与世界强队抗衡的问题,而是如何避免零出场的尴尬局面。
这一系列现象无疑给东亚足球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唯有如此,东亚足球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重新崛起,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