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媒体报道指出,中国国家足球队在选帅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这主要是因为足协在许多事情上无法自主决策,国家队选帅一事牵涉到了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一情况引发了公众的担忧,人们不禁要问,国足的选帅工作是否会重蹈2021年换帅时的闹剧覆辙。
回溯当年,李铁作为国足主帅下课之后,足协原本倾向于让扬科维奇这位国青队主帅担任临时主帅。然而,更高层的管理部门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导致双方在主帅人选上陷入了僵持。最终,管理部门决定让李霄鹏接手国足,足协则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结果。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国足换帅工作背后各方势力的角力。
当“足协在国足选帅问题上受到掣肘”的消息再次传出时,不少人担心足协是否会在外部压力下选择一位“土帅”执掌国足。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指出,国足中方教练组助教郑智将成为不二人选。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担忧似乎是多余的。
首先,经历了李铁和李霄鹏两任主帅的失败后,无论是足协还是外界,都普遍认为土帅难以胜任国足主教练的重任,接下来的主教练应当是外教。其次,郑智在担任国足助教期间并未展现出显著的执教成果,反而与球迷产生过冲突。此外,他薄弱的执教履历也使得足协无法为了避免外界的非议而同意让他执掌国足。最后,郑智本人似乎对教练岗位并不热衷,他更喜欢偏向于行政管理的工作。因此,即使有部门强行推荐郑智接手国足,他也可能不会接受这一决定。
除了郑智之外,其他备受民间期待的土帅如于根伟、邵佳一等人在国足换帅过程中也不被考虑。因此,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国足最终会选择怎样的外教。例如,国足的期望是选择一位60岁以下的教练,而更高层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这样的微妙平衡将如何影响最终的选帅结果,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