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公告中,四川青年竞技俱乐部公开发声,宣布已正式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其核心诉求在于撤销中国足协所做的处罚决定。
早在6月22日,中冠联赛就已对四川青年竞技在2比4负于重庆瀚达的比赛中表现出的“非正常比赛”行为进行了认定。随后,中国足协对四川青年竞技俱乐部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不仅剥夺了其参加2025年中冠比赛的资格和赛区名次,还取消了该俱乐部未来两年参与中国足球协会各类赛事的资格。此外,对于俱乐部的官员吴欣聪和阿尔贝托-加西亚-西科塔,更是做出了禁止进入球场12个月的严厉处罚。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处罚,四川青年竞技俱乐部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坚决认为这一处罚决定缺乏事实依据,程序上存在严重缺陷,且与中国足协以及国际足联的相关规定和惯例相悖。他们坚信,这样的处罚不仅对俱乐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球员和工作人员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7月4日的视频回应中,俱乐部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足协工作人员通过篡改程序、伪造数据、颠倒逻辑等手段,对俱乐部进行了不公正的处罚,几乎毁掉了一家足球俱乐部的未来,也断送了一群人的前程。
在最近周四发布的声明中,四川青年竞技俱乐部再次重申了他们的立场。他们表示,鉴于对中国足协相关处罚决定存在原则性重大异议,为了维护俱乐部的合法权益,他们依据《体育仲裁规则》,正式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同时,他们也已经收到了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正式受理案件的通知。俱乐部表示将严格遵守仲裁程序规定,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他们坚信,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将依法独立、公正地审理此案,作出权威的裁决,为维护中国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律师张冰在7月26日透露,2025年7月28日是四川青年竞技足球俱乐部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申诉的最后期限。这意味着,无论是俱乐部还是球迷们都在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裁决结果。无论是从俱乐部的立场还是从公众的角度来看,这场仲裁案的走向都将对中国足球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