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1日,中冠球队四川青年竞技队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庄严的仲裁申请,希望能为他们的合法权益找回一个公道。四川队强烈请求中国足协撤销对他们施加的禁赛两年处罚,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在比赛中被认定为消极比赛的行为。
6月3日,中冠兴义赛区的晋级组对抗赛上,四川青年竞技队与重庆瀚达展开激烈对抗。虽然最终四川队以2-4不敌重庆队,但两支队伍均顺利晋级到了下一轮。然而,那场比赛中出现的疑似消极踢球情况引发了巨大争议。
这场比赛后,同处兴义赛区的黔西南栩烽棠俱乐部向中国足协进行了举报。他们认为四川青年竞技队和重庆瀚达队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消极态度,踢出了默契球。这一指控引起了足协的高度重视,随即成立了调查组进行详细的复查。
经过调查,足协认定四川青年竞技队确实存在消极比赛的行为。于是,在6月20日,中国足协对外发布了处罚决定:取消了这场比赛的结果,剥夺了四川青年竞技队2025中冠比赛的参赛资格和赛区名次,并禁止他们参加未来两年的中国足球协会赛事。
面对这一决定,四川青年竞技队坚决表示不满。他们对外发布声明称,中国足协的处罚决定缺乏事实依据,程序上存在严重缺陷,且不符合相关国际惯例。他们认为足协完全忽略了球队的积极表现和统计数据,片面地曲解了比赛情况,逻辑分析也显得混乱。
从7月开始,四川青年竞技队多次发声,控诉中国足协的霸道行为。他们指出足协工作人员通过篡改程序、伪造数据、颠倒逻辑等手段来处理此事,严重损害了俱乐部的权益和球员的前程。
在多次与足协沟通无果后,四川青年竞技队决定正式提出仲裁申请。他们希望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能够公正地审理此案,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如今,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已经正式受理了此案件,期待能够为双方带来一个公正的裁决。
对于四川青年竞技队的遭遇,公众普遍表示同情和支持。希望在经过仲裁委员会的审理后,能给他们一个公正的结果,同时也期待中国足球的未来能够更加健康、规范地发展。